個人品牌=興趣變事業?

「個人品牌」雖然不是新概念,但是從各類型的網紅崛起以後,談「個人品牌」做「個人品牌」的人更多了,許多人談著「興趣變事業」、「專業知識變現」,並教大家如何從興趣、專業尋找市場利基。而我總是對這類資訊充滿高度求知慾,渴望找到命定的「興趣」,好讓我能將興趣變事業。

然而隨著我對個人品牌著墨的越多,越覺得大部分的內容似乎少了些什麼。

不只是興趣,個人品牌的重點是「你」

以往,品牌總想擬人化、以貼近消費者。如今,是把人當品牌經營的「個人品牌」,既然是「一個人」那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人,一切以人為出發點,興趣不過是反映他喜好的一種行為。

我大兒子最喜歡車,從不到一歲開始、如今已收集上百輛Tomica小車,他看到喜歡的車時眼裡閃爍著光芒、是一種很難得在大人世界重現的單純喜悅。孩子們的世界很純粹,他們的愛好分明,喜歡就喜歡、不喜歡玩一下就跑掉。對比長大後的我們,接觸、學習的事越來越多,興趣也變得多元,很多甚至是人們「共同的興趣」,這麼多的興趣都能當事業嗎?

回到兒時 找回最初的興趣與熱情

人們越長越大,興趣也越來越多,但很奇妙的是,小時候喜歡做的事其實一直藏在我們心裡,只是隨著增長的興趣項目或是其他人的想法,漸漸被淡忘而已。
小時候喜歡畫畫、喜歡看書、喜歡組裝修理,這些喜歡做的事也在某種程度上連結著我們的天賦。
一書一觀點的Meta在Podcastt節目訪談中提到,自己一路以來做的其實就是7-14歲時期,最喜歡、同時也是做的最開心的事。

興趣之外,還要加上天賦

天賦除了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還是細緻的個人特質的總和。
有興趣和熱情固然是堅持下去的動力,但是我認為還要再加上一些天賦。

這不代表你一定要天賦異稟才能發展你有熱情的主題,而是『在你的熱情中加入你的天賦』聽起來有些抽象,但是透過自我認識和觀察,其實會發現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質,只是你是否認識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?

演員吳慷仁在正式成為演員之前是一名職業調酒師,因緣際會人生轉個彎,踏上了演員這條路。而引他踏上演員之路的導演李啟源,說他當初看到了吳慷仁的一些特質、是其他人沒有的。我猜想如果吳慷仁繼續當個調酒師應該也不錯,但是很可能就沒有如今的影響力和成就。

單有熱情,但是缺乏天賦,興趣變事業的路勢必會走得很辛苦。可是這往往只是因為沒有找出個人特質將其結合而已。一但找到自己的天賦、再與興趣結合,脫穎而出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。

除此之外,也有相反的例子,舉例來說,我當過日商公司業務、也接觸過保險和直銷。業務工作的經驗讓我透過訪談認識各種不同領域的人,從中發現自己對人充滿好奇心、也擅於挖掘問題,並從中了解對方,拼湊出對方的生活樣貌。
這樣的個人特質我以為應該很適合保險和直銷,但等到真正嘗試了卻發現我對保險和直銷沒有熱情,與人交流帶給我的充實感卻因為主題和目的不同,反而帶來挫敗感。

發掘天賦的好工具:蓋洛普「能力發現剖析測驗」

CliftonStrengths是蓋洛普(Gallup)所製作的線上天賦評估工具,透過測驗科學性地方分析自己的強項與弱項,但其實不須拘泥於強弱,而更應看成是「擅長與不擅長的事」,擅長的加以強化、發揮,不擅長的也不須刻意改善。

發現我的天才: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

Now- Discover Your Strengths 完整介紹「能力發現剖析測驗」的三十四種人類天賦規劃。 ※本書在台灣似乎已買不到,可以試試圖書館的館藏查詢喔。

1.【斜槓訪談】將人生當成公司經營, 如何用興趣及自媒體一年獲利百萬_一書一觀點 Meta

內容快速導覽:
19:50 Meta提到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小時候喜歡做的事
56:20 活出原廠設定,給想經營自媒體的人的建議

2.沒力史翠普yucaio

意外發現有一集Podcast是在介紹這本書,有興趣可以點以下連結或到Apple Podcast搜尋「三分鐘過好生活」

結論

了解自己,將自己的興趣與擅長的事結合,在個人品牌的路上就越有機會Stand Out。與其花時間去和別人比較,糾結於自己不擅長的地方,不如好好發揮天賦、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!

你的天賦是什麼呢?花點時間想一想吧!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如果你身邊有需要這些資訊的朋友,也請你幫我分享給他們。